7月30日,"小牛体育微报"披露的一则司法消息引发业内关注。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与天津津门虎足球俱乐部的侵权责任纠纷案已于7月22日正式进入庭审阶段。资深体育记者顾颖在其社交媒体平台对此事进行了深度解读,揭露了这场诉讼背后更为复杂的背景。
据顾颖分析,这起被称为"中国足球史上首例原参赛主体诉现参赛主体侵权案"的案件,实质上是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常见的法律程序。她在微博中详细阐述了泰达足球俱乐部的发展历程:这家创建于1998年的足球俱乐部最初由泰达集团直接管理。2003年伴随着国有企业改制浪潮,新成立的泰达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被划归泰达控股旗下,而原有俱乐部虽停止运营但仍保留法律主体。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进行的俱乐部更名并未改变企业的核心信息。津门虎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延续了原泰达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的企业代码等关键信息。这场诉讼很可能涉及企业改制后的资产清算、债务处理等法律程序。职业足球俱乐部在股权变更、主体转移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历史遗留问题,这在国际足坛也屡见不鲜。比如英超切尔西俱乐部在阿布时代结束后,新东家同样需要处理诸多法律层面的交接手续。
顾颖特别强调,此类法律程序的启动并不意味着俱乐部的正常运营会受到影响。在中国职业足球发展历程中,俱乐部股权变更、主体转换的情况时有发生,走司法程序往往是规范企业行为的必要步骤。这起案件的特殊性在于它首次将职业足球俱乐部改制过程中的法律问题推上了法庭。